名校網
èr shí bā diào

二十八調


拼音èr shí bā diào
注音ㄦˋ ㄕˊ ㄅㄚ ㄉ一ㄠˋ

繁體二十八調


詞語解釋

二十八調[ èr shí bā diào ]

⒈ 統指唐代教坊俗樂的曲調。宮、商、角、羽四聲各七調。

引證解釋

⒈ 統指 唐 代教坊俗樂的曲調。宮、商、角、羽四聲各七調。

《新唐書·禮樂志十二》:“凡所謂俗樂者,二十有八調:正宮、高宮、中呂宮、道調宮、南呂宮、仙呂宮、黃鐘宮為七宮;越調、大食調、高大食調、雙調、小食調、歇指調、林鐘商為七商;大食角、高大食角、雙角、小食角、歇指角、林鐘角、越角為七角;中呂調、正平調、高平調、仙呂調、黃鐘羽、般涉調、高般涉調為七羽?!?br />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秦腔》:“故琵琶樂器為今樂之祖,蓋其四弦能統攝二十八調也。”

國語辭典

二十八調[ èr shí bā diào ]

⒈ 隋唐以來宮廷燕樂及民間俗樂所用的宮調。宮、商、角、羽四聲各有七調,故稱為「二十八調」。

近音詞、同音詞


“二十八調”分字解釋


詞語首拼